1、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2、包括家庭成员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资料图】
3、2、计算公式: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4、家庭总收入包括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利息红利房租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离退休金、社会救济收入等)。
5、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农村住户调查方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农村住户获得的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后的收入。
6、可支配收入可用于住户的最终消费、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
7、计算方法:农村住户可支配收入=农村住户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财产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调查补贴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8、扩展资料: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
9、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10、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11、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12、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13、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
1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
15、2020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347元,增长0.5%,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2%。
1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17元,增长0.4%,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682元,增长1.2%,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2.8%。
17、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9010元,增长2.5%,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341元,下降5.1%,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4.9%;人均财产净收入1376元,增长4.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8%;人均转移净收入2938元,增长8.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8%。
1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支配收入 百度百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