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采油工的岗位在地下,“战斗”对象是油层——
揭秘大庆油田第一批“地下警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里说的“地下警察”,与警察、特工没有关系,这是当年会战领导小组要求采油工人要像民警熟悉道路、车辆,指挥交通那样管好油田地下情况,起的一个较为形象的名字。而油田第一批获得这一称谓的,就有咱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贾世安。
采油工像“医生”
贾世安1959年转业,1960年4月2日来到油田时,已经在克拉玛依油田采油工的岗位上干了半年有余。这也算不得成熟的“老资格”,让他分到采油指挥部时,直接就被任命为采油三矿一队六排九井的井长。当时配给他的4位“下属”,两个青工、两个转业兵,对采油工作一窍不通。
贾老说:“你想想,当年采访我的《战报》记者,都叫我‘徒工井长’,再加上他们4位,工作开展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采油工普遍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地质研究是技术员、工程师的事儿,只要按照老采油工传授的量油、测气、清蜡、扫地的经验做,就算是个合格的采油工了。所以,当年采油队管井主要是管地上的井口、闸门的开关和清蜡,很少有采油队‘一杆子’从地上管到地下、甚至管到油层的。
“为了适应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当时的石油部党组和会战领导小组,向全油田发出‘全党抓地质’的号召,要求在取准取全每一口井20项资料、72个数据的基础上,在职工中学习地质知识。把油田地下资料公开交给职工群众,把每一口井同相邻各井的地质情况形象化地绘成图表、曲线并做成模型,让我们每一位采油工像医生看透视胶片一样,把地上地下的动态变化看得一目了然。同时,以取得的大数据为依托,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像中医号脉一样,对每口井每增减一吨油、每升降一个大气压等都分析出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
为了给全战区的采油队一个样板,1960年9月18日,会战领导小组召开了群众性的油井分析例会,会场的四壁挂满各种图表,都是采油工在自己管理的油井上逐日记录下的数据,又亲手编绘出来的珍贵资料,贾世安当时也是参会者之一。在那次会议上,同为转业兵的姜岱冬,对所管油井的产量波动与周围油井连通的关系以及如何通盘考虑、合理管井的分析报告,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管井如“指挥员”
打那以后,贾世安对采油工的工作有了新认识。地面的采油设施、井场,足够整洁标准化还不够,还要像战争年代的指挥员一样,把小战役放在全局通盘考虑。也就是说,管一口井,不但要了解地下的情况,更要熟悉周边油井与它的关联性。
贾老说:“有一天上井,我发现一口井的油压突然上升,产油量也随着增加,这在以前,产量忽然高了,是件喜事,没人去想为啥高,可现在一口井的产量或高或低,我们都有意识地问个为什么。
“为了解开谜团,我马上爬到采油树上去听,感觉到油管里原油流动的响声也比过去大了许多。我把全井组的人都叫来,一起检查设备,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正在大家七嘴八舌猜测其中的原因时,我突然想起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油田近期进行早期注水,以水驱油,以保证采油井高产稳产。原油产量的突然增加,与油田注水驱油有没有关系呢?为证实这一疑问,我跑到矿上去了解,最后,确定这次油井压力的波动是由油田注水引发的。
“有一阶段,我又发现地下注水的量并没有变化,但是油井的产量却下降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分析了半天,跑出去调查,才发现邻近的三口油井都更换了较大的油嘴。他们换大了油嘴,出油多了,必然影响我们管的这口井。
“还有一次,我发现流压上升了,但产量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我把出油的通道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小门,走的人太多,都被挤在门口,谁也别想出去。为了达到‘共赢’,经过矿里批准,我管的这口井更换上了大油嘴。这下子压力和油气都稳定了,产量果然上去了。井组的人一看尝到甜头,还想把油嘴换个更大的,被我制止了。如果这样急功近利,会富了咱一家,毁了全油区,那可真成了油田的罪人了。”
这一实践悟出的真知,让贾世安充分认识到“采油工的岗位在地下,‘战斗’对象是油层,目的是把地下的原油尽快地取出来”的道理。
骨干是“地下警察”
正确的判断,让贾世安对油井地下分析达到近乎痴谜的程度。那段时间,说的是有理有据的分析,想的也是地下油层的动态变化。他说,有时一闭上眼睛,都觉得自己好像钻进了地层,看见原油在井底源源流进了井筒……
一天,贾世安把前一天下到井里的刮蜡片取上来检查,发现里面有冰块,大的两厘米左右,小的如黄豆粒,他用嘴一尝,有汽油味。这可把他吓坏了,难道是油井里见水了?他急忙用小玻璃瓶取了样,跑到矿场去化验,结果证明冰块是外来的,不是地下注的水。
那这个“外来”的水是从哪来的呢?他回想,前一天清蜡下刮蜡片时,因清蜡闸门处结了冰,曾用热水烫过防喷管,水很可能是那个时候留下的。
这显然是一场虚惊,但是也给贾世安敲响了警钟,使他认识到,油井分析必须加强,时时刻刻要保持高度警惕,井下每发生一个情况,每出现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
为了管好油井,贾世安经常主动同地质部门联系,坚持按时测压,分析地下情况。为了量油更准确,他还制成了浮标和玻璃管双保险量油。平时他值班,总是盯着井口压力表,对油井底下的变化随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了遇到的各种异常现象。他不值班时,也不离开油井,为了解决4位井组成员当班发现的问题,他干脆在井边不远的小土坡上,挖了个坑,里面铺上干草,贾世安把它戏称“狗窝”。没事时,就躺在里面睡一会,有问题,随叫随到。就这样,死看死守,井组成员在问题面前积累经验,很快“出徒”,并成了一个个地上得心应手、地下了如指掌的人物。贾世安领导的井组也因此连续安全生产400多天,在第一次五好油井检查中,被评上“五好油井”。
在1962年10月采油指挥部召开的油水井分析表演赛大会上,贾世安和另外17名采油骨干,被命名为大庆油田第一批“地下警察”。
红色传承:爷爷的沉默与滔滔不绝
讲述人:贾先慧(贾老的孙女)
这几年,年岁大、身体欠佳并听力障碍的爷爷,对好多我们感兴趣的话题,经常保持沉默,但只要说起当年石油会战的经历,却总是滔滔不绝。
从小我就非常佩服爷爷他们那代人。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一开始也不懂采油,可这些在我们看来很难克服的困难,并没有成为他们干好工作的障碍。书上的知识暂时读不懂,他们就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闯过一道道难关,让经验扎根在脑子里。一个个采油的门外汉,就这样磨练为地上地下都能讲出名堂、分析出原因的专家。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爷爷那代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三代石油人传承不息的宝贵财富,也将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拼搏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新的辉煌。
文/摄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伏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