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
(资料图片)
-----广告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传染性肌坏死病或成全球虾业新隐患文/ 水产前沿 李钒
近期,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印发了《传染性肌坏死病(IMN)防控技术指引》,文件指出,近期有关专家团队发现我国环渤海地区养殖南美白对虾存在感染传染性肌坏死病毒(IMN)风险,需要引起重视。并发布针对IMN的相关防控、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指引相关策略,供参考使用。
据悉,IMNV最早于2002年在巴西暴发并迅速传播,2006年传入印度尼西亚并给当地虾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病列为需要报告的水生动物病毒性疫病,认定IMN为高度危险的传染性疾病。去年,水产前沿持续跟进报道这一病害的发展,其中渤海湾工厂化养虾受影响最大。此外,越南的养虾业也有相关病例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IMNV是一种性质较为稳定的病毒,在冷冻虾中可长时间保持感染性。与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黄头病毒(YHV)、桃拉病毒(TSV)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等病毒相比,IMNV较难通过常规消毒方法去除,但可以采用含氯消毒剂对水体或物品表面的IMNV进行杀灭,如采用30-50 ppm的三氯异氰尿酸进行长时间浸泡或多次喷洒。当IMNV处于对虾体内时,对虾组织对病毒有保护作用,建议采用加热至80℃或以上温度的方法,对对虾产品内IMNV进行灭活。
由IMNV引起的疾病进展缓慢,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死亡率持续累积,最终累积死亡率为40%-60%。IMNV对巴西的养虾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据估计2002年至2005年间的损失高达4.4亿美元。
最新研究发现,巴西出现了新型IMNV基因型,该基因型与来自印度尼西亚的IMNV毒株更密切相关,这可能导致巴西更强毒株的出现。该研究成果也强调了对亲虾和虾苗进行疾病筛查以防止潜在致命虾类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性。
公告
*水产前沿专业为您推送对虾养殖业等各种资讯。
*欢迎扫码加小编企业微信,一起探讨!
扫码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地区+品种+行业身份(如鱼中、流通商、养殖户、经销商等)
聚
焦
回顾
大量临床病理诊断及科研过程中的示例图片
转载声明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未获许可转载,一律按侵权追究!
新闻报料、线索提供,联系:news@fishfirst.cn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